三毛的最后一封信 第二部分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时间:2019/7/14 0:07:21 来源:我爱写信
一 封信作文 网为 大家 提供三毛的最后一封信 第二部分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三毛那份带着湘云“惟恐夜深花睡去”的浪漫真情,似乎同时流转着另一份坚强敏锐的生命力量,跳跃中正平静温婉地流露出《红楼梦》十二金钗里的另一位主角:薛宝钗。
任谁都无法忘怀三毛与荷西那一段异国之恋。
在她的口中,恩爱的小两口,远住在北非荒僻的加纳利群岛上,即使结婚五六年,荷西每天上班时,还是骑着机车在门口、路口,每个可以张望的角度,回首看着楼上阳台向他挥手的妻子。至于每天下班,荷西则总是跑着回来,数年如一日。
荷西宽宏大量,活得大气磅礴,在三毛的心目里他也是个率真而“精彩”的人。遇上这位“过去被迫不能上学,今天自己选择不去上班”的女子与他共闯前程,虽然国籍有别、年龄有距,但追寻生命的魄力和勇气,却能感动彼此,也感动旁人。
“我以荷西为生活的轴心,彼此仍然拥有很大的空间,两人的爱没有拘束也没有障碍。”
只是再感人的故事、再完美的过程,还是拗不过造化的捉弄。轴心断了,今日阴阳两隔,三毛不但成了晚上睡觉,脸必须朝向大门才能安眠的寡妇,连夫妻俩在撒哈拉沙漠上合影的纪念相片,都得藏在祖母的瓷像背后──为的是体谅访客目睹时,不知该安慰着说些什么话。豁然大度、随遇而安,正如薛宝钗有份“临困扰不假颜色、遇苦痛委曲求全、接人事应对得宜”的性情。
我好奇地问三毛:“你快乐吗?”
她指着挂在书橱旁的鸟笼,示意我答案就在那里。那只是一个平凡的木雕笼子,里面没有鸟,敞开的小门里,放着一个瓷头娃娃小丑。
“我就像这个娃娃,需要一座保卫自己的城堡,但是却不能把门紧闭,因为我还要自由,我还是一个‘喜欢观察人、接触人’的人。就像我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先到他们的菜市场去看,光是看看家庭主妇菜篮里拎些什么菜,就可以知道当地人民生活的水平了。”三毛说。
三毛是一个不甘于寂寞,却又相当寂寞的人。
虽然,她比喻自己是全身张开毛孔的海绵,努力去吸收、去观察、去思考一切攸关人类生活的政经现况,也自自在在地超越外表的形役。没有钱吃酱油泡饭也好,在雪地里用橡皮筋绑着破鞋也罢,算得上是不受名利欲望牵绊的人。但是,当深夜内心袭来冷清与孤独,纵然千万风情、多少古今典藏,也只有和着无所不在同样一如空气般的冷清与孤独,一饮而尽。
宝钗胸前的金锁,似乎也正挂在三毛的身上,团团锁住她在奔放的外表下自制甚强的那颗庄严的心。虽不至于连盆花花草草都容不下,但是这么样一位有如一场精彩好戏的人,感到不快乐的,却是与许多人不能“沟通”。
三毛诉说她自己出国太早,一直像个感情直率的世界公民,虽然小学五年级念《红楼》、13岁读明清文学与旧俄文学、16岁接触欧洲文学,但是太丰富的自己,即使将375把钥匙同时交付给一个人,却也面临着对方无法承担的结果。尤其当荷西去世后她回到台湾定居,才慢慢更为自己内心属于中国的部分深深感动。从荷西生前到死后,流浪的三毛最了解自己始终是个爱家的人──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的家、爱属于中国的家,同时更期待一位能够给她爱情,也给她理想的人。
我不禁笑了!
“我懂了!你要的既不只是温柔有情的‘爱人’,也不只是分享人文心灵世界的‘同志’,你需要的是一位并肩同行和你一样丰富精彩、又能相互激发砥砺的‘爱人同志’!”我说。
我们都狂喜地大笑了!
一 封信作文 网为 大家 提供三毛的最后一封信 第二部分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阅读相关
1、 送给好友的礼 再次展读三毛亲笔写的作者简介,调皮的她自述“出生在20世纪的某一天”,可惜她来不及陪我们走到21世纪的今天。 其实至今我还…阅读全文
2、 到访加纳利的日子,中国饭店张清渠一家人待我如待三毛,他们让我满足三毛当年未履践的约定──到张伯伯的饭店吃饭就要尽兴开怀,一定要“把冰淇淋…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