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第二十四篇 致泽儿:读书要明事理
时间:2019/2/1 0:17:31 来源:我爱写信
一封信作 文网为你提供曾国藩家书 第二十四篇 致泽儿:读书要明事理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接尔二十九、三十号两禀,得悉《书经》注疏看《商书》已毕。《书经》注疏颇庸陋,不如《诗经》之该博。我朝儒者,如阎百诗、姚姬传诸公皆辨别古文《尚书》之伪。孔安国之传,亦伪作也。盖秦燔书后,汉代伏生所传,欧阳及大小夏侯所习,皆仅二十八篇,所谓今文《尚书》者也。厥后孔安国家有古文《尚书》,多十余篇,遭巫蛊之事,未得立于学官,不传于世。厥后张霸有《尚书》百两篇,亦不传于世。后汉贾逵、马、郑作古文《尚书》注解,亦不传于世。至东晋梅颐始献古文《尚书》并孔安国传,自六朝唐宋以来承之,即今通行之本也。自吴才老及朱子、梅鼎祚、归震川,皆疑其为伪。至阎百诗遂专著一书以痛辨之,名曰《疏证》。自是辨之者数十家,人人皆称伪古文、伪孔氏也。《日知录》中略著其原委。王西庄、孔渊如、江艮庭三家皆详言之(《皇清经解》中皆有江书,不足观)。此亦《六经》中一大案,不可不知也。
尔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境,则自略记得矣。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邓先生讲书,仍请讲《周易折中》。余圈过之《通鉴》,暂不必讲,恐污坏耳。尔每日起得早否?并问。此谕,涤生手示。
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辰刻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刚收到你二十九、三十日寄来的两封信,得知你已经将《书经》注疏中的《商书》看完。《书经》注疏的内容通俗易懂,不像《诗经》的博大深奥。我朝大儒,如阎百诗、姚姬传等人都辨别古文《尚书》是伪书,孔安国所传的,也是伪作。
自秦代经历焚书坑儒的灾难以后,汉代伏生所写的传记,欧阳和大小夏侯所讲授的,只有二十八篇,就是所谓的今文《尚书》。此后孔安国搜集整理古文《尚书》十几篇,但都因为遭受巫蛊之祸而不能立于学官,所以无法流传后世。后来张霸又有《尚书》一百零二篇,同样也没有流传于世。后汉贾逵、马、郑所作的古文《尚书》注解,也不能流传于世。直到东晋梅颐始献古文《尚书》,并声称这本书是孔安国所传,所以这个版本自从六朝唐宋就一直传承到今天,也就是现在的通行本。吴才老和朱子、梅鼎祚、归震川,都怀疑它是伪作。到了阎百诗才专门写了一本痛加辩驳的书,书名为《疏证》。这以后辨别真伪的有几十家,每个人都认为这些是伪古文、伪孔氏。《日知录》一书中略知这其中的原因,王西庄、孙渊如、江艮庭三家讲得都很详细(《皇清经解》中有江书,不值得一看)。这也是《六经》中的一桩大案件,有必要详细了解知道。
你从小记忆力就很平常,这不值得忧虑。你所该担心的第一是“无恒”,第二是怕随意粗览一遍,并不作细致的研读和理解,这可是很大的毛病。如果真的看明白了,时间久了就会领会其中的滋味,自然就会达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这时候就可以用笔记录下来,也可以不强求自己一定要笔录,但一定要弄清文意,深刻理解。
目前邓先生讲书,仍请讲《周易折中》。我圈阅过的《通鉴》暂时可以不用讲解,总担心把书弄脏弄坏。你每天起得早吗?顺便问一下,此谕,涤生手示。
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辰刻
【解读】
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有兴趣,还要有激情,在读的过程中要充满兴趣和激情,但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细读,尽量弄懂其中的含义和道理。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希望纪泽做个读书明理的君子,并不指望他当大官。他教给儿子读书的方法是: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除读四书五经外,还要读《史》《汉》《庄》《韩》《文选》《说文》《孙武子》《古文辞类纂》。他勉励儿子,读书记忆力差点不要紧,主要在有恒。他给儿子命题,要他按题作文寄到军中来。每次寄来的文章,他都仔细批阅后再寄回去。由此可见,这倾注了一个做父亲的望子成龙的迫切希望。
《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此话足以说明父母在教育子女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曾国藩本是个读书出身的人,对读书的认识很深,他觉得只有读书才是人生最好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使人更通情达理。因此,他作为一个父亲,在家书中鼓励纪鸿儿“做个读书明理的君子”,同时,他还在信中对两个儿子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封建社会中,读书求学的目的一般都是“学而优则仕”,即以读书为途径,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如果有了功名,授了官职,那就志得意满,所谓光宗耀祖,门第生辉。为了能通过科举考试,天下读书人不惜放弃真正的经世致用之学,而苦心钻研枯燥空洞、毫无意义的八股文章。一旦十年寒窗苦读换来入仕前程,那些所读所学也就尽皆抛于脑后,坐享人间繁华,挥霍无度了。
清康熙帝说:“读书以明理为要。”但是如何作到明事理?首先,应明白书中所讲道理。这道理是否正确,必须心中有数。然后站在书上读,不做书的奴隶。
人立于社会,在社会中生活,一切学问,不管多么高明,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所以,只有多读书,才能熟悉人情世故,应对各种事物。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意为:真正弄懂了世上任何一件事情的本质,就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任一人情世故能被处理得和谐、圆融,就是一篇美丽的文章。
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物,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地球为什么是椭圆的,人为何是高级动物而不是猪和狗,我们为什么要吃饭……这些貌似简单的东西,若真要让你说出其中的缘由,可谓一件难事。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多读书,用探索的精神去追问,那么一定会知道事情的答案。
怕就怕博而不精,知之而不甚懂,似是而非,对知识的概念模糊,缺乏钻研的精神,这对做学问不利,也对自己的成长不利,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一个时期内,在一个大的环境内,我们只能着重选择很少的事情去做,而且要能不厌其烦地去做,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反之则做不好。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他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老师并不在家。他并不气馁,而是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他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难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遐迩闻名的散文家!
所以说,若想真正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绝非一日之功可成,这不仅需要一个人品德优良、心胸开阔,而且还需要这个人聪明好学、知识渊博。
一封信作 文网为你提供曾国藩家书 第二十四篇 致泽儿:读书要明事理
阅读相关
1、【原文】沅甫九弟左右:春二、安五归,接手书,知营中一切平善,至为欣慰。次青二月以后无信寄我,其眷属至江西不知果得一面否?接到弟寄胡中丞奏伊入…阅读全文
2、【原文】沅甫九弟左右:四月初五日得一等归,接弟信,得悉一切。兄回忆往事,时形悔艾,想六弟必备述之。弟所劝譬之语,深中机要,“素位而行”一章,…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