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第七十七篇 致沅弟:可分可合,不伤和气
时间:2019/2/27 0:17:53 来源:我爱写信
一 封 信 作文 网为 大家 提供曾国藩家书 第七十七篇 致沅弟:可分可合,不伤和气
【原文】
沅弟左右:
十七日钦奉谕旨,兄拜协办大学士之命,弟拜浙江按察使之命。一门之内,迭被殊恩,无功无能,忝窃至此,惭悚何极。惟当同心努力,仍就“拼命报国,侧身修行”八字上切实做去。前奉旨赏头品顶戴,尚未谢恩,此次一并具折叩谢。
到省后或将新营交杏南等带来,而弟坐轻舟先行,兼程赴营,筹商一切,俾少荃得以速赴上海,至要至要。少荃现有四千五百人,望弟再拨一二营与之,使可独当一路。渠所部淮扬水师,余嘱其留两营在上游,归弟调遣。弟将来若另造炮船,自增水师,此二营仍退还黄、李。弟自有水师两营。其余大处仍请杨、彭协同防剿,庶几可分可合,不伤和气。
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
【译文】
沅弟左右:
我在十七日接到圣旨,我已经被封为协办大学士了,弟弟被封为浙江按察使。一家人,接连受到朝廷恩宠,何德何能,担当如此高位,心中实在有愧,惶恐不安。我们应尽心尽力,继续在“拼命报国,侧身修行”八个字上切切实实地做,增强自身的修为。不久前奉旨赏头品顶戴,还没谢恩,这次一同写奏折感谢吧。
你到达省城后,可以将新营交给杏南等人来带领,你要提前先来,最好是日夜兼程,以便到来后筹商一切,这样少荃也可以尽快去上海,此事十分重要,切记。少荃现在有四千五百人,你再派一两个营给他,他就可以独当一面了。他所领导的淮扬水军,我已叮嘱他留两个营在上游了,由你调遣。你将来如果另造炮船,增设水师,这两个营就还给黄、李。你自己有两个营的水师。其他地方的防守和清剿仍命杨、彭协同作战,大概可分可合,不会伤了和气。
同治元年正月十八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告诉弟弟作战的军事方法,其中以可分可合为重的战略方法,在他看来,就不会伤了同友军的和气。
在古代,一般将领都有着英勇之气,为了能表现自己的大将风度,都愿意担当最重要的战役头领,这样就会有机会获得功劳,而得到皇上的宠爱,而且官位也可得到晋升。曾国藩为官多年,深知作为军中将领的这种心思。所以为避免因争功而引起的内部矛盾,他劝说弟弟一定不要与人争功,妥善调遣军队,这样就不会导致内部不和,从而也不会引起敌人的偷袭。
这种可分可合的作战方略,古代将领也都十分重视,而且经常因此而获得全胜。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以达到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的目的。但是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然而地处大漠西部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于是,班超经过再三考虑,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5万人马,援救莎车。可是,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25000人,敌众我寡,难以强攻。班超决定智取。他兵分两路,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以迷惑敌人。
随后,班超派人在军中散布对自己的不满言论,制造出打不赢龟兹,要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令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则率部向西撤退,给人一种表面上的慌乱,还故意让俘虏趁机逃脱。俘虏逃回莎军营中,急忙将班超军营慌乱的情况报告给莎军。龟兹王十分高兴,以为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就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
于是,龟兹王立刻下令军队兵分两路,追击逃敌。自己则亲自率1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而此时班超早已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10里地,部队已经就地隐蔽。龟兹王因为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刻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见到班超的部队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投降。而龟兹王追赶了一夜,也没有见到班超部队的踪影,十分气愤,又听到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惨重的报告,知道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返回龟兹。
由此可见,这种分合的用兵策略可谓十分高明,同时也警示我们,无论是作战还是做事我们都不要一味蛮干,而要懂得调兵遣将,各主其位,分工合作,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统一,也就是整体的成功。
一 封 信 作文 网为 大家 提供曾国藩家书 第七十七篇 致沅弟:可分可合,不伤和气
阅读相关
1、【原文】字谕纪泽儿:三月初二日接尔二月二十日安禀,得知一切。内有贺丹麓先生墓志,字势流美,天骨开张,览之欣慰。唯间架间有太松之处,尚当加功。…阅读全文
2、【原文】字谕纪泽儿:日内未接家信,想五宅平安为慰。此间近状如常。各军士卒多病,迄未少愈。甘子大至宁国一行,归即一病不起。许吉斋座师之世兄名敬…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