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第一百零四篇 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

时间:2019/3/13 11:35:37 来源:我爱写信

一 封 信 作 文网为你提供曾国藩家书 第一百零四篇 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

【原文】

澄侯、子植、季洪三弟足下:

自四月二十七日得大考谕旨以后,二十九发家信,五月十八又发一封,二十九又发一信,六月十八又发一信,不审俱收到否?二十五日,接到澄弟六月一日所发信,俱悉一切,欣慰之至。

发卷所走各家,一半系余旧友,惟屡次扰人,心殊不安。我自从己亥年在外把戏,至今以为恨事。将来万一做外官,或督抚,或学政,从前施情于我者,或数百,或数千,皆钓饵也。渠若到任上来,不应则失之刻薄,应之则施一报十,尚不足以满其欲。故兄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宜。将来若做外官,京城以内无责报于我者,澄弟在京年余,亦得略见其概矣。此次澄弟所受各家之情,成事不说,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

彭十九家姻事,兄意彭家发泄将尽,不能久于蕴蓄,此时以女对渠家,亦若从前之以蕙妹定王家也,目前非不华丽,而十年之外,局面亦必一变,澄弟一男二女,不知何以急急定婚若此?岂少缓须臾,即恐无亲家耶?贤弟从事,多躁而少静,以后尚期三思。儿女姻缘前生注定,我不敢阻,亦不敢劝,但嘱贤弟少安毋躁而已。

成忍斋府学教授系正七品,封赠一代,    敕命二轴。朱心泉县学教谕,系正八品。仅封本身,父母则无封。心翁之父母乃   封也。家中现有《搢绅》,何不一翻阅?牧云一等,汪三入学,皆为可喜,啸山教习,容当托曹西垣一查。

京寓中大小平安。纪泽读书已至“宗族称孝焉”,大女儿读书已至“吾十有五”。前三月买驴子一头,顷赵炳堃又送一头,二品本应坐绿呢车,兄一切向来俭朴,故仍坐蓝呢车。寓中用度,比前较大,每年进项亦较多(每年俸银三百两、饭银一百两),其他外间进项,尚与从前相似。

同乡诸人皆如旧,李竹屋在苏寄信来,立夫先生许以教馆,余不一一,兄国藩草。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廿七日

【译文】

澄侯、子植、季洪三弟足下:

自从四月二十七日得知皇上大考谕旨后,我二十九日寄了一封家信,五月十八日寄了一封,二十九日又寄了一封,六月十八日又寄了一封,不知道你们都收到没有?二十五日,我接到澄弟六月一日所发的信,知道了一切,非常高兴!

发卷所走各家,有一半是我的旧友,只是多次打扰别人,心里很不安。我自从己亥年在外逢场作戏,至今以为恨事。将来万一做了地方上的官,或督抚,或学政,从前有恩于我的人,或数百,或数千,当年所作所为都成了垂钓的诱饵。他若找上门来,不答应他要办的事就会显得刻薄,如果答应了就算施一报十,也不足以满足这些人的欲望。所以我自庚子年到京城以来,至今八年,不肯轻易得人好处,情愿让人占我的便宜,也不肯我占人的便宜。将来如果做了地方上的官,京城以内也就没有指望我报答的人了。澄弟在京待了一年多,也都基本看见了。这一次澄弟所欠各家的情,事情能成就不说了,以后做事不可占人家半点便宜,不可收取人家的钱财。切记切记。

彭十九家姻事,兄长的意思是彭家家运已到尽头,不可能长久了,这个时候,把女儿许配他家,也好像以前把蕙妹许配王家一样。眼前,他家也不是不华丽,但十年之后,这种局面一定会变化,澄弟只有一男二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急急忙忙订婚?难道稍微迟一刻,就找不到亲家?贤弟做事,毛躁不冷静,以后遇事都要三思而行。儿女姻缘,前生注定,我不敢阻止,也不敢劝说,只是嘱咐贤弟少安毋躁罢了。

成忍斋府学教授系正七品,封赠一代,皇上敕命二轴。朱心泉任县学教谕,系正八品,不过只是封他本人,父母则无封。心翁父母是承接以前的诰封。家中现有《搢绅》,为什么不看一看呢?牧云考试列一等,汪三也已经入学了,这些都是让人高兴的事。至于啸山教习的情况,让我委托曹西垣查一查。

京城家中大人孩子都平安。纪泽读书已读到“宗族称孝焉”,大女儿读书已读到“吾十有五”。三个月前买了一头驴子,没过多久赵炳堃又送了一头。二品官本来应该坐绿呢车,我向来一切简朴,所以还是坐蓝呢车。家中花销比以前要多,每年的收入也多些(每年俸银三百两,饭银一百两)。其他外头的收入都与以前差不多。同乡人都和以前一样,李竹屋在苏寄信来了,宋立夫先生答应他在教馆任职,其余不一一写了,兄国藩草。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解读】

在生活中,与人相处谁都不愿意吃亏,因为在人们看来,吃亏常常是和愚蠢、笨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多数人都想占便宜,结果只是得不偿失。

古时候,有个叫做窦禹钧的人,因为他住在燕山,所以人们称他为窦燕山。这个人从小就心术不正,特别喜欢占别人的便宜。已经长到三十岁了,他依旧没有儿子来传宗接代。有一天,他晚上在睡梦中梦见了死去的父亲对他说:“钧儿,如果你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那么你不但不会有儿子,还会让自己的寿命都缩短。”窦燕山醒后,回想自己这几十年来,一直都是与人斤斤计较,以占别人便宜而度日的。如今人们对他的这种行为都十分不满。于是,他就牢记父亲的话,从此痛改前非,改掉这个爱占别人便宜的毛病。而且开始助人为乐,做了很多善事。后来,他的父亲又托梦给他说:“钧儿,你现在做了这么多善事,因此积了不少德,老天爷会赐给你五个儿子,你的寿命也因此得以延长。”结果,他的妻子真的就给他生了五个儿子,他的身体也一直强健。

后来,窦燕山就用不轻易占别人便宜的道理对自己的儿子进行教育,教会他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以及与人相处的方法。他的五个儿子,都十分争气,在他的教育下,同年在科举中都榜上有名。人们对他们这一家人都十分敬佩,都赞扬他们这种不占人便宜的品德。

由此可见,占别人便宜,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人如果一如既往地占别人便宜,只会像故事中的窦禹钧一样,得不偿失。反之,如果清醒地意识到这种是损人不利己的做法时,而痛改前非,就一定会如愿以偿。

所以,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吃亏是福的道理的人,如果你吃些亏,别人就愿意和你交往,如果很多人都这样想,那么你实际上就获得了更多的人气、更多的合作,那么你也就获得更高的收益,当然就变成福气了。

在古代,人们都提倡“吃亏论”。如明代杨继盛曾经在临终前给他儿子的遗嘱中写道:“宁让人,勿使人让;吾宁容人,勿使人容;吾宁吃人亏,勿使人吃吾之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吾之气。人有恩于吾,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吾,是即时丢过。”这既是教导儿子为人处世的箴言,又是一位老人对人生的感悟。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也曾亲手书写了一幅四字箴言,送给他的晚辈亲戚。在他写的条幅正中间,矗立着笔劲刚坚的四个字:“吃亏是福”。条幅的下面,还特地加上了注解:“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其意思就是在告诫他的亲戚:满足于一时的利益,则可能会丢失更好的机会,不爱小利,不怕吃亏的人反而能得到长久的利益。从郑才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吃亏是福”的道理。

还有,一位名叫林退斋的尚书在他临终的时候留下了“汝辈只要学吃亏”的遗训,明朝儒士薛敬轩奉行的“学吃亏”以律己,“怪不得”以待人的人生哲学等等。这些都是对不占他人便宜的最好诠释。正如古人所说:“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办法,你可以比期盼得到的得到更多。”换言之:选择吃亏也是一种福!

对此,曾国藩也深有体会。自从他为官以来,他认为那些施恩于我的人大概都另有所图,他们许多人都是因为我为官而想从中获得一些个人的利益。如果我将来做了更大的官员,不理会他们,他们就会更加刻薄,如果理会他们,即使是对他们进行帮助,他们也会得寸进尺,永远都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出于这样的理解,曾国藩在京城八年,从来都不肯接受别人的恩惠,不肯占别人的一点便宜。

1849年,曾国藩在京城的寓所里只有两样东西,一是书籍,一是衣服。衣服是做官的人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书籍也是曾国藩一生都离不开的嗜好。曾国藩表示,等到将来罢官后,除了适合夫人穿的衣服外,其他都与兄弟五人抓阄平分。所有的书籍,则一律收藏于“利见斋”中,无论是兄弟还是后辈都不得私自拿走一本。除了这两样东西,曾国藩说他其他的东西都不会保留。

对为官的人来说,人们都知晓占便宜就会有失名声,所以像曾国藩这样的官,更多的是一种怕麻烦的心理,总担心人们会纠缠不断。所以说,曾国藩是个精明的人,他知道占别人便宜将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不好的后果,从而他便告诉自己的弟弟千万不可占别人便宜,自己也是依据这种“不占别人半点便宜”的处世哲学,做到无欲则刚,处处拒绝利的诱惑,最后终成一代名臣。

古今中外,那些贪图便宜,见利益就贪,见功名就争,一辈子都不愿意吃亏的人,他们只会抱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腐朽思想,认为只要拥有更多的财富,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就能幸福一生,其实不然,这样的人只会被自己的思想拖进混沌的泥泞之中,而失去本性,被世人轻视,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因此,人生在世,如果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做到与人交往时不能占人半点便宜,宁肯人负我,不肯我负人,这样才能做到无欲则刚,拒绝诱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让自己有着清廉的名声,而不轻易失足。

总之,在职场、官场、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当残酷的现实需要我们去作出舍弃与牺牲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坦然地选择眼前的亏,能够舍弃和牺牲某些利益,学会“糊涂”,不与人计较,这样失去的只是暂时的物质,得到的却是自己给别人留下的良好印象,从而得到别人的信赖和敬佩,进而在生活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将有助于我们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

 

 

 

一 封 信 作 文网为你提供曾国藩家书 第一百零四篇 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

上一篇 下一篇

阅读相关

1、【原文】澄弟左右:沅弟金陵一军,危险异常;伪忠王率悍贼十余万,昼夜猛扑,洋枪极多,又有西洋之落地开花炮。幸沅弟小心坚守,应可保全无虞。鲍春霆…阅读全文

2、【原文】澄弟左右:沅、霆两军病疫,迄未稍愈。宁国各属军民死亡相继,道殣相望,河中积尸生虫,往往缘船而上,河水及井水皆不可食。其有力者,用舟载…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