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 第一百二十二篇 致纪泽、纪鸿儿:饱看山水,以养身心
时间:2019/3/26 0:05:35 来源:我爱写信
一 封 信 作 文网 为你提 供曾国藩家书 第一百二十二篇 致纪泽、纪鸿儿:饱看山水,以养身心
【原文】
字谕纪泽、纪鸿儿:
廿六日接纪泽二十日排递之禀,纪鸿初六日舢板带来禀件、衣书,今日派夫往接矣。李老太太病势颇重,近日略愈否?深为系念。
泽儿肝气痛病亦全好否?尔不应有肝郁之症。或由元气不足,诸病易生,身体本弱,用心太过。上次函示以节啬之道,用心宜约,尔曾体验否?
张文端公(英)所著《聪训斋语》,皆教子之言。其中言养身、择友、观玩山水花竹,纯是一片太和生机,尔宜常常省览。鸿儿体亦单弱,亦宜常看此书。吾教尔兄弟不在多书,但以圣祖之《庭训格言》(家中尚有数本)、张公之《聪训斋语》。(莫宅有之,申夫又刻于安庆)二种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
以后在家则莳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环金陵百里内外,可以遍游也。算学书切不可再看,读他书亦以半日为率。未刻以后,即宜歇息游观。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惩忿即吾前信所谓少恼怒也,窒欲即吾前信所谓知节啬也。因好名好胜而(志太高则好胜,余与刘椒云及霞仙皆犯此弊)用心太过,亦欲之类也。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切嘱。
此间派队于廿八日出剿,初一二可以见仗。十九日折奉旨留中,暂无寄谕。尔可先告李宫保也,余不多及。
涤生手示,九月晦日。
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译文】
字谕纪泽、纪鸿儿:
二十六日接到纪泽二十日由驿站用排单递送来的禀帖,初六舢板带来纪鸿禀帖、衣物、书籍,今天已经派人去接应了。李老太太病势相当严重。近日来稍好些了吗?我非常挂念。
泽儿的肝病是不是也好了?你不该有肝气郁结之症。也许是由于元气不足,容易得病,身体本来就虚弱,加上用心太多等原因。上次去信告诉你节俭之道,用心也要俭省,你体验过了吗?
张文端公(英)所著的《聪训斋语》,都是教育孩子的话。其中讲的养身体,选择朋友,观赏山水花竹,纯粹显现的是一片太平祥和的生机,你应该时时阅读反省。鸿儿身体也单薄瘦弱,也应该经常看这本书。我教导你们兄弟不在于要看多少书,只用圣祖的《庭训格言》(家里还有几本)、张公的《聪训斋语》(莫家有这书,申夫又曾在安庆刊刻)两种来教育你们,书中句句都是我心中想说的话。
以后在家就种竹养花,出门就尽情欣赏山水,环绕金陵城百里远近,可以到处游览。算学的书不能再看了,读其他书也要以半天为限。每天未刻以后,就应休息或者外出游览。古人把抑制愤怒、堵塞邪欲作为保养身心的诀窍。抑制愤怒就是我日前信中所说的少恼怒,堵塞邪欲就是我以前信里所说的知道节俭。因为追求名声、争强好胜而太过分地用心思,也属于欲望之类。药物虽然有利,但害处也随之而来。不可轻易服用。切嘱。
这里派兵于二十八日出营剿敌,初一、初二可以开战。十九日的奏折朝廷没有批复,奉旨留在宫中,暂时没有寄谕。你可先告诉李宫保,其他不多谈。
涤生手示,九月晦日。
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解读】
沉情于山水花竹,修养身心,是曾国藩养生观中重要的一条。他认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在书信中叮嘱儿子:“在家则莳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以花竹来养情,以山水来悟性;花竹因人而风雅,山水因人而灵秀。曾国藩也算得上一个旅游家,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仅在其日记中记载的就有近两百处。
实际上,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哲学中,向来讲究天人合一,即人类就是在山山水水中孕育出来的,自始就与山水相依存。山水,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所,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础,为人们提供了生活资源,就像母亲的乳汁养育着她的儿女;山水,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从事着多方面的形形色色的活动。人有生存、发展、享受等多种多样的需求,适应这些需求而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也就是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积累起丰富的山水文化。
而在中国诗歌中无不描述着山水之美,诗中春则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诗中夏则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诗中秋则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诗中冬则有“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诗中山则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中水则有“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同时,中国以写意为特点的山水画,更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错觉意识,一直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由此可见,山水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地位。而从养生角度来看山水,则是通过对山水的审美,审美者用发现、感受、理解、评价和欣赏山水美来陶冶心灵,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对人的养生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悦形。当一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去雁荡山游览了“奇秀东南”的《佛国仙山》后,一定会给他留下梦幻般的印象。耸立在群山之上拱手作揖的“接客僧”,红遍谢公岭的映山红,拔地参天的“双笋峰”,形象逼真的“犀牛望月”、“瘦猴峰”,“剪刀峰”,奇特的“观音洞”、“天窗洞”,飞流直下的大、小龙湫、三折瀑以及响岩头的回音等等奇观,都会给他带来强烈的印象,因为这与他家乡的山山水水截然不同。这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山水形式美,令人耳目一新,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接客僧”、“响岩回音”和映山红,都是自然景物形、音、色的客观表象给人的直观感受,就如同一般游人在自然中所感受的鸟语花香,桃红柳绿,山清水秀等等,都是自然景物描述性的客观反映,激起心灵的愉悦美感。这种形式美,往往是从对比中产生美感的。人在美中不知美,是常有的事。
其次逸情。就是审美主体在悦形基础上,获得大量的风景信息,有了丰富的山水审美经验,经过对比、联想等心理思维活动,有时还赋予客体以某种人格和灵性,在主体处于超脱状况下,进行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感情交流,从而达到“物我相亲,情景交融”境界。
第三,审美者具有喜好山水的高情远志。审美者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志趣,深厚的艺术素养,丰富的审美经验,广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宗炳就是一位学识渊博,高情远志,善书画,好山水,“怀尚平之志”的人。他曾几次被召去当宰相,“竟不就”,而醉心于山水,直到老了走不动了,“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识之士,都曾在开辟通向山水自由王国的大道上,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他们往往都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名垂青史、情留山水的志士仁人,其中有哲学家,山水画家、诗人、文学家、科学家和诸多学者,还有高僧、名士等。这都是与他们的“天地为庐”、“俯仰宇宙”、“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思想境界和远见卓识以及受山水自然美的规律启迪而指导人生分不开的。
第四,“应会感神”,“神思浩荡”。审美者深入山水,“栖丘饮谷”,通过“身所盘恒,目所绸缪”的审美活动,经过“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的心理活动,自然往复,使主客之间在生命本原上求得同化和融合,物我相视而相忘,陶冶于自然之中,神思浩荡,产生丰富的审美想象,北齐祖宏勋说:“时一牵裳涉涧,负杖登峰,心悠悠以孤上,身飘飘而将逝,杳然,不复知天地间矣”。白居易在《庐山草堂记》中说:“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心随景化,自然而然地与景化合,悠然地陶醉于自然山水美的王国之中。这是一种优柔和谐、至情至深的审美境界。这往往是审美者与秀丽、幽深之景化合而产生的审美境界,神思浩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则多是与雄伟、畅旷景观融合所产生审美共鸣的畅神境界,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苏东坡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毛泽东的“乱云飞渡仍从容”,“无限风光在险峰”等境界,都是通过对奇、险景观形象的“应目会神”,所产生的深层神思和联想。
第五,物我同化,神超理得。山水审美的“物我同化”,“神超理得”,是指审美主体认识和把握客体自然美规律时,主体的审美意识和思想行为与自然美规律产生共鸣时的审美境界。审美者通过深入的审美活动,把握宇宙生命的脉搏,领悟山水深层美,使山水审美境界提高到哲学高度,进入山水审美的自由王国。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审美者把握了气候的垂直变化规律,使美妙的春天延长了。又如苏轼的《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不仅把握了庐山整体特征,而且赋予其哲理意义。因为庐山形同一座北东西南向的巨大笔架,故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只有绕庐山一周,全方位观察,才能发现其真面目。
总之,“读万卷书”,说的是博览群书,“行万里路”,是拜自然山水为师,求知于自然,积累更多的直接的审美经验。学得多,看得多,体验深刻,利于认识山水之质和理,把握山水美的规律。山水美之核心在于真山水之质,不在于饰,正如人体自然美一样,在于人体之天生丽质,不在于身外之饰。
所以,要通过饱看山水,修养身心,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当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达到修心怡情的目的。
一 封 信 作 文网 为你提 供曾国藩家书 第一百二十二篇 致纪泽、纪鸿儿:饱看山水,以养身心
阅读相关
1、【原文】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九月十三日接到家信,系七月父亲在省所发;内有叔父及欧阳牧云进制致函,知祖母于七月初三日因感冒致恙,…阅读全文
2、【原文】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四月十四日,接奉父亲三月初九日手谕,并叔父大人贺喜手示,及四弟家书。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且日加沉剧…阅读全文